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山陵葬了三个什么人的问题,以及和**的三个妻子是谁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和中山陵是什么关系
1、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家**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中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2、1925年3月12口,**先生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匾额。祭堂内放置**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中山陵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钟”。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半球形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整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之意。中山大道/包括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1926年动工,1929年完成。当时,**先生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先生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形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3、陵墓人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个金字,点出了**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先生为国为民的伟大志向。再前行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葬**孙先生于此"24个鎏金大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攀登如此多的石阶较为艰难,但当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遗嘱》中“**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华表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
4、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是一座仿宫殿式的祭堂,门楣上刻有**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波兰著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像座东西面有反映中山先生**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遗嘱》。
5、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是长形墓圹,里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墓圹里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
6、卧像下面安葬着**先生的遗体。墓圹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南京解放后,**任南京市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墓室周围。
7、中山陵园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敬仰。到南京游览的人,一般都要到中山陵瞻仰这位伟人。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设计非常成功,钟山与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绿地和宽广的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所以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二、**的遗体现在还在中山陵吗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先行者**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
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逝世后的第三天,遗体被运到北平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然后被装殓在一副美式楠木棺中,这是**的第一副棺材。
**遗体入殓后不久,孔祥熙嫌这副楠木棺材太小,又换了一副大的楠木棺。这副楠木棺为椭圆形,前端呈方形,棺中用玻璃作隔层,揭开棺盖可瞻仰**的遗容。这是**的第二副棺材。
**临终前说,愿如友人列宁那样保存遗体,供后人瞻仰。所以,在他逝世后,治丧处即向苏联定购水晶棺。1925年3月30日,苏联赠送了一副水晶棺。
棺的外盖及外层匀系钢质镀镍,银光闪亮。但经专家检查,此棺质地较脆,且易于传热,加之长途运输,稍有裂隙,便会对棺内遗体产生影响,所以后来没有使用。这是**的第三副棺材。
**的第四副棺材是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这副紫铜棺长2.24米,宽0.8米,高0.65米,制作考究,外形精美,于1925年8月运到上海**先生葬事筹备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山陵
三、**死后真的葬在中山陵了吗
1、1925年3月12日上午9点30分,**先生因胆囊癌在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与世长辞,举国悲痛。逝世前一天,**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临终前对**、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也。”
2、其实早在1912年3月,**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3、**逝世后,遵照**的遗愿,遗体在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后,暂厝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待陵寝建成后再安葬南京。在守灵人尽职护卫下,才免遭不测。
4、**生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厝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个多月,由于当时技术原因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
四、**一完人:他和国父**同葬中山陵,书法和美食并称第一
1、他是**初期的传奇人物,12岁就被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称为「”非常之才”,其一目十行的能力为人称道。他曾任国民*****、**首任行政院长,还是**四大书法家之首、**第一大美食家。平步青云的他,最为时人称颂的,是他的人格特质。于右任评价他是「”**一完人”。谭延闿谭延闿,字组庵(祖庵、祖安),号无畏,1880年1月2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家乡为湖南茶陵。《路史》记载,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谭延闿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念书,26岁时考中会试第一名「”会元”,成为满清二百多年来湖南出的第一位会元;后来他应殿试列二甲第35名,赐进士出身;在安排官职前的朝考中,他又名列第一,考取朝元。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也为进士出身,他虽为朝廷**,却持躬清慎、廉介有节,家中产业仅住宅一所、田地少许。谭钟麟为官五十年,在陕甘、闽浙、四川、广东等地历任多职。跟随父亲,谭延闿不仅读万卷书,也行了**路。谭钟麟手札有着广博视野的谭延闿,在**建立后,先后担任湖南都督、湖南省长、内务部长、北伐联军总司令,于讨袁、**、讨曹、北伐等役均有战功。1928年,谭延闿升任南京国民*****及行政院长,可说是平步青云。谭延闿拥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为时人称道。据陈立夫先生回忆:「”我先将一件公事看得非常仔细,谭先生来了。他拿起公事,正面一看,就翻到反面看看,只看到很快地翻了几下,他就将公事放下了。我立刻向他提出问题,谭先生都回答得清清楚楚,对公事的内容很熟悉。这时我才相信,谭先生真有一目十行的本领。”有容乃大的「”**一完人”「”**一完人。”这是**时期监察院长于右任先生对谭延闿的评价。于右任谭延闿休休有容,具有宰辅之气度,性格可以用「”平和中正”四字来形容。**首任立**长胡汉民曾说,他自己与谭延闿相处十余年,「”从未见其疾言厉色,有时有人为什么问题互相争持,谭先生一来,往往令人意消”。谭延闿善于「”和”事,但又不是毫无原则的「”和事佬”,而是基于大局、求彼此同心,为社会、国家谋取福祉。「”遇到难以解决的事,一经谭先生区处,也就十分妥贴了,所以有人视谭先生为药中甘草。”胡汉民还说,「”谭先生虽然和平,但在紧要关头,却又大节凛然,从没有丝毫苟且。兄弟以为古人‘通而有节’之说,也正是谭先生绝好的评语。”幕僚谢庵则这样评述谭延闿:「”出身科第,而无富贵娇人之习,身为贵公子,而无轻裘肥马之狂,是名士而无白眼看人之习。”谭延闿书法谭延闿在任国府**的时候,有个名叫杨熙绩的湘籍人士,很有骨气,富有才华,对时政有所不满。他上书谭延闿,直言极指其过错,措辞激切。没想到谭延闿不但不愠怒,还召见杨熙绩,对其慰勉有加,并且委任以国府秘书之职。谭延闿去世后,***明令褒扬,杨熙绩奉命撰文,禁不住流涕执笔。谭延闿任湖南都督时,有次为人写寿屏,侍卫周桂生不小心失手,将墨水泼在已经写好的寿屏上。谭延闿毫无怒色,说:「”不要紧,赶快去纸店补划两张格子联来写。”当时周桂生以为闯了大祸,吓得面无人色,谭延闿却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四大书法家之首谭延闿的书法在**初期驰誉一时。**书法界有真草隶篆四大家之谓:谭延闿「”真”、于右任「”草”、吴稚晖「”篆”、胡汉民「”隶”。四大书家中,谭延闿居于首位。他师法颜真卿、钱南园、翁同龢等,用笔锋藏力透,雄浑凝练,书体结构宽薄,貌丰骨劲,有从容气势。翁同龢翁同龢对谭延闿早年的字很赞许,他在写给谭父的手札中说,「”三令郎伟气也,其笔力殆可扛鼎。入泮可喜,行即腾骧。”言谭延闿一上学即显书法天分,笔力雄强,气势宏大。亲得谭延闿先生指授的一代书法**朱玖莹曾说:「”**开国人豪,如胡展堂、戴季陶、于右任诸氏,都擅长书法,但都俯首推谭组庵先生为第一人。”所谓字如其人,书法家吴万谷这样评价谭延闿的字:「”天骨开张,气象阔大……使人一见心旷神怡。又如遇见伟人,峨冠博带,神采四照,令人肃然起敬。”除了「”宰辅之气”,谭延闿的字还有「”正气”,吴万谷说,「”看了他的字,可使**偏狭之徒,精神器局为之一振”。陆润庠、盛宣怀、经元善、孙雄等作品谭延闿虽历经满清衰亡、军阀割据、日军侵华等变局,书体却始终不失祥和之气,著名诗家刘太希教授评价:「”有人认为畏公之字,代表一种太平盛世的气概。”谭延闿在世时,湖南人效法他的字体风靡一时,中上人家莫不以挂上一幅谭延闿的字幅为荣。许多对书法用过功的湖南人都深受谭延闿影响,写出来的字都很像样。今天,在国父**先生长眠处——南京中山陵碑亭里的巨石碑上,还可以看到谭延闿的题签;黄埔军校校门口的「”陆军军官学校”六字,亦为谭延闿所书。**第一美食家除了「”**书法第一人”,谭延闿还被誉为「”**第一美食家”,如《**时期官府菜探讨——以谭延闿与谭祖任为例》一文所说,「”谭延闿一生仕途可说是平步青云,但后人对谭的美食心得,远比对他的**功绩来得印象深刻。”官府菜,黄金捞饭喜好美食的谭延闿常和朋友四处上餐馆聚会,每到一处皆会记于日记中。他在友人家吃到好菜,回家则大多会请家厨曹荩臣亲自**作一番。友人传授烹调秘诀,谭延闿一字一句皆详细记载。说到谭延闿,就得提到官府菜。**时期官府菜有孔府菜、东坡菜、随园菜等等,承袭明清精致的饮食风气,以往主要流传于富商巨贾之间。官府菜以「”南北双谭”为代表,「”双谭”即是指湖南的谭延闿(谭府菜)与北京谭祖任(谭家菜),两大美食家共同交织出中国官府菜历史灿烂耀目的一页。由于「”双谭”的关系,官府菜得以从私人宅第扩及到市场经营,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资产。官府菜官府菜的核定很严格,要具备以下条件:来自官宦权贵家庭;聘请名厨为家厨;创制者需具备对饮馔的热爱,并研究或亲自创作、指导家厨,还需备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菜品需精选珍贵食材,烹调精致,做工费时,从菜名、器具、环境等都要典雅趣致,自成一派规矩排场。可见官府菜门槛极高,并非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就堪以创出。主人翁还得具备一定学识,把饮食当成一门艺术,愿花心血钻研,才能成为代表性菜系。谭延闿诸多美食想法的执行者,主要为家厨曹荩臣。曹荩臣是「”长沙四大名厨”之一,「”左宗棠鸡”创始人彭长贵12岁时进入谭延闿家中,跟随曹荩臣学习厨艺,成其得意的入门**。左宗棠鸡 1973年彭长贵前往美国纽约曼哈顿东44街开设彭园餐厅,使「”左宗棠鸡”成为美国人最爱的中华料理菜色之一。受托斡旋,促成蒋宋婚事**能与**结婚,与谭延闿也有着重要关系。**的哥哥宋子文反对蒋宋联姻,**遂请谭延闿从中斡旋,帮忙促成此段婚事。此事记载在谭延闿1927年9月5日的日记里:「”方欲回车,忽传延入。至客座,则子文妹独在,云有事相商,则为介石结婚事,子文反对,欲吾斡旋。此等事非外人所能与,然吾与介石、子文皆相识者,乃许以设法疏通而出。”蒋、宋逃不过的命运**时期有位相学**名叫卢毅安,为**各界名人推重。卢毅安是康有为的**,早年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留学,在胡适、唐君毅的日记中等,都记有其相术奇验之事。谭延闿在1923年4月28日的日记中写了卢毅安为他看相的事情:「”其言吾过去事**合,云五十一二有风波,过此则大佳。”胡适 1930年,年近51岁的谭延闿因脑溢血与世长辞,当时他任行政院长还不到两年。吴佩孚曾叹说:「”***中,毕竟以谭组庵最达,而读书亦最多。谭死,党中失一协调重心……天下难免多事。”*****为谭延闿举行了国葬,将他与国父**先生同葬于南京中山陵。谭延闿墓位于灵谷寺东北,原设计融入汉白玉华表、石狮、牌楼、九福花纹等传统元素,还有圆明园遗物。墓碑由**题书「”中国*****执行委员前国民*****行政院长谭公延阎之墓”。文案编辑:陈安、霞客文案审核:霞客工作室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