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为什么没事别去寺庙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去完寺庙不能马上回家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烧香拜佛后倒霉 烧香拜佛后更倒霉了原因
1、烧香拜佛后倒霉,这和你的烧香拜佛行为无关。
2、佛法告诉我们,我们此时受到的苦痛,不顺,折磨,根源是往昔(包括前世)的恶业,我们此时享受到的快乐幸福,根源是往昔(包括前世)的善业,是自己作的恶,让我们苦痛,不顺,是自己作的善,让我们幸福如意,这就是佛门之中的因果规律,叫**。
3、善行和恶行带来的果报,一般都不是在当下,而是在将来,或来世,所以,我们不学佛法,就不能把往昔的善恶业,和此时的境遇,联系起来。
4、烧香拜佛,这是帮助你达成幸福如意的一个助力,可以继续这样做,至于你的不顺,这和往昔的恶业之果在此时成熟有关。
5、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佛菩萨大慈大悲,世间仍有这么多灾祸苦痛,为什么烧香拜佛后,佛菩萨不免掉我的不顺呢?
6、这是因为,佛菩萨的神通之力,在因果面前,在世间的恶业面前,不一定能起决定作用,举个例子,一个人的前世,有偷盗行为,害得人家家破人亡,这样的人,此生就不能在财运方面如意,时机一到,就要破财,就要受打击,他去一个有名的寺庙,烧个高香,就洗去过去的罪恶了?不可能的。佛菩萨不能,也不应该祝福他。
7、所以,佛菩萨济世渡人,以神通力护佑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一面,还是在于教化万民,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己救自己哪!
8、那么,如果往昔有恶业,此生此时受到恶报,有没有解决之道呢?佛法告诉我们,有的!命运有天定的一面,也有后天改变的一面,方法就是上面那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菩萨,上苍都是祝福善人的,你能多多行善积德,善业之果成熟后,你就能得到不错的福气,运气。
9、在这里,再回答一下这样两个问题:
10、一、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好人没好报,坏人却顺风顺水,这是什么原因呢?
11、这是因为,佛法中的因果规律,是通三世的,(前世,今生,来世),好人前世积了恶,恶果在此生此时成熟,故要先受报,恶人前世积了善,善果在此时成熟,故也要先受报。
12、二、有的时候,行善积德却遇到一些灾祸,不顺,麻烦,这是什么原因呢?
13、二是灾祸不顺的来源是往昔(包括前世)的恶业。往昔(包括前世)的恶业在此时成熟,故要先受报。
14、朋友,不知我讲了那么多,你明白了吗?如果你明白的话,给我留个言。我看看我的回答有没有能帮助到别人。
15、另外,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有一大恶,一大善,很能决定我们将来的福气,运气
16、此一大恶,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即是杀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灵最为爱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们杀生夺命,生灵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诉我们,杀生是大恶行,是有恶报的,我们求福求运,此一条不可不戒之。
17、另外,有一种极大之善行,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就是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欲行孝道,首先就要做到对父母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18、最后,建议你可以请一些佛学书籍来看下,我们信佛,学佛,不仅仅是去名山古寺烧个香,磕个头就了事了,我们的福气,运气,一方面可以靠菩萨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学习佛法,实践佛法(比如诵经,吃素,放生),去行善积德修来的。
19、佛学书籍寺庙里有请,新华书店也有售。学佛好处多多,像命运的形成,祸福的根源,人生的归宿,离苦痛得幸福如意之道,这些问题,在佛法中,都为我们作了明确的开示。
20、(佛法中谈到的人生的归宿,我们现在是人,那有没有来世呢,来世会变成什么?有没有永恒的生命?另外,来世能幸福吗?还是痛苦?有没有既让自己幸福,又让所有的众生能感到幸福的办法呢?这一点,佛法有详细的谈论)
二、为什么上了一定年纪的,很多人看到寺庙都不愿进去
1、人上了年龄很多人不愿再进寺庙,这个问题看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这里面有着非常深刻的学问和人对生命的感悟。寺庙是什么地方,对善良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净化心灵,提高觉悟,向往美好未来,崇拜神灵的地方。对贪婪者,他是一个求起福报寻求避护消灾免难的场所。对犯罪贫穷和精神空虚之人,他却是一个寻求忏悔,寄托情感和希望之地。所以说寺庙是一个神圣庄严同时也是人民有所诉求的复杂之地,为什么人年龄越大,反而就越不愿进去呢?这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逐渐有了较深的了解和深切的认识,让他慢慢明白年轻时的无知,知道了幸福快乐健康不是靠乞求而来,事业丶爱情,财富的获取得靠善良,诚信,勤劳,努力,行善方能积德,一分汗水才会有一份收获,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靠神灵保佑,广结善缘,多做好事,勤劳智慧,发奋图强,尊老爱幼就是不去拜佛烧香,天地神灵也会保佑你,作恶多端,好逸恶劳你就是天天磕头又有何用,这大概就是主要原因。
2、题主在问这道题时是设置了前提的,那就是——每次到风景点,本想进去看看,可他们就远远看一看不愿进去参观,这是为什么呢?
3、我是一名皈依三宝的俗家**,同时也是位上了年纪的人,完全可以理解这些来到景区见到寺庙本想进去看看,但最后又决定不入内的内在原因。
4、可以肯定,这些老人心中是有佛的,而且见到寺院他们内心也很想进去,在佛前上柱香、在功德箱中放些香火钱。最后之所以压抑了自己亲近佛的愿望选择了敬而远之,极有可能是早些年在外旅游时进入寺庙被所谓的“高香”给坑过,心中留下了较深的阴影。有些老人则是道听途说了解了一些有关寺庙的负面消息。所以现在同样在景点看到寺庙,这种阴影便条件反射般的出现在脑海中促其产生抗拒心理。
5、我们知道,佛是神圣的所以才让人景仰;寺院是清静的所以才使人亲近。寺院是道场、佛界是净土。但却因为功利而又浮躁的社会使其蒙尘。有些急功近利而又“不畏因果”之人,穷其各种手段借“佛”生财。他们或承包宗教场所的场地,或干脆与地方联手新建寺庙,使寺院这种清静的修行道场变成喧嚣的赚钱的市场。借信众尤其是老年人对佛的?**拧辈捎糜盏际降男睦砉ナ疲蛊湓诓幻鞑话椎拿曰笞刺绿颓C肮┭Α保翟蚴欠柿怂饺说难U馄渲幸膊环σ恍┒⑸险饪椤暗案狻钡牡胤秸怯萌Φ哪О艚健⒚氯ξ扒8呙牌薄⒏呦汛筇拖憧偷暮砂8涣说胤健⒓恿苏āV种帧拔捶ㄊ贝钡墓窒螅饶ê诹朔鸾痰男蜗笥趾瞬簧衮系姆鸾绦胖诘男摹?
6、好在国家及时出手, 2015年4月,国家宗教局、**部、**、文物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这项整治工作整整持续了三年,大大涤荡了宗教活动场所的污泥浊水,净化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大环境,还了宗教活动场所一片蓝天……
7、之所以到现在还会出现老年人来到景区寺院想进又不敢进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老人胆小怕事,正所谓“**越老,胆子越小″。他们内心对佛是敬畏的,尤其害怕在寺院内招惹是非,特别是曾经被坑过的老年人。有着强烈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畏惧心结。今天借回答这道题的机会我想告诉信佛的老兄弟、老姐妹们,经过强力整治后的寺院再也不是几年前可以“藏污纳垢”的场所,大家也不用再担心被坑、被骗。对此,我有着切身体会——
8、 2010年,我与老伴带着姐姐到广西旅游,在桂林的七星岩景区一座寺庙内,我们跟在一个旅游团后面听导游讲解,中途导游请了一位“出家人”出来“指点迷津”,那位“出家人”没说上二句便将手指向我让我跟他到一个小房间内,先是云山雾罩的说了一通“禅理”,然后就说我是个有大福报的人要在佛前为我上一柱祈福香。我问他要多少钱?他便说钱越多、福越大!我说出门没带什么现金,他指着桌上的一台刷卡机说:没关系,可以刷卡。那一年我刚皈依三宝,对出家人是很敬重的。但眼前的场景让我心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最后我掏出钱包取出八百块钱告诉他就给这么多了!他也没过多勉强,只是说了几句祝福的好话便将我送了出来。后来,随着对佛教的逐步了解,参访过的寺院越来越多,面聆高僧开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才知道大部分的寺院都是弘法利生的**道场,大部分出家人也是慈悲为怀、主张正行正信。所以,我现在旅游每到一地都必然会去当地的名寺古刹参访礼佛,每一次走进名寺古刹,心境就特别的空明、安祥,似乎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回到家中的感觉。对名利的**越来越淡薄、心境越来越平和、身体状况较十年前也有了大幅改善……
9、我?衷诰褪且桓鲈对犊聪滤旅恚话悴唤?**的人。
10、一是看得多了。著名的寺庙如五台山上的寺庙、陕西扶风法门寺、河南洛阳白马寺、青海西宁塔尔寺、甘肃甘南拉卜楞寺、****大昭寺等都去过。寺庙内的陈设大同小异,没有新鲜的东西。
11、二是对佛教不感兴趣,与佛无缘。我既不信佛,如何去虔心拜佛。
12、三是好多地方的寺庙已经不像宗教场所了,倒是个生意场。据说有些寺庙是由人承包的。我在农村有个远房亲戚,好像就有一个度牒,他没事就到寺庙里去赚钱了,家里妻儿老小一大群人就靠他养活呢。
13、过去,到寺庙参观时,也被导游和僧人忽悠过,化了大钱买高香。佛祖的声誉也被一些钻进钱眼、浑身铜臭的不孝**玷污了。有些寺庙的香烟燎绕之中,有阿堵物的味道。
14、吃一堑长一智,所以也就敬而远之了。
三、为什么每次去青秀山上香后都很倒霉,好邪
1、“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与福是没有主宰的,也不是神祇,不是说吃了供养的猪头他就保佑你,没有供养的话,鬼就找你,那是空话。
2、“祸福无门”,鬼神也做不了你的主,上帝菩萨都做不了你的主,只有人自己的心念,所谓“惟人自召”,是你自己召的。所以我们人生一切的遭遇,严格地反省下来,痛苦、幸福、烦恼等等,都是自己召来的。天道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天道就像一张网一样,无所不在,可是看不见,有真智慧无主宰,但又不是自然,不是物理的自然。中国的成语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两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其实,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观念问题,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抱怨习惯,一切向外去追寻,不知道回观反照一下,总是想改变别人或者是外界,不知道要改变自己。因为外界是无法改变,或者说是难以改变的,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4、所以,我们一有这样倒霉的感觉,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对付自己所处的所谓“逆境”或者说是陷阱,总是想从这个“逆境”或者说是陷阱里面逃脱出来。结果适得其反,越逃越远,越陷越深,一辈子不得解脱。这样自然就会陷入恶性的因果循环,把自己困在被误解、被陷害、被设计等等泥潭里面不得自拔。人走霉运,不是看名字?皇强瓷ぃ皇强窗俗郑膊皇强葱亲6强凑飧鋈耍甲龉┦裁础?
5、有人怀疑,一件好事未做的人,还做了若干坏事,却生活得那么富裕康乐,这又是什么道理?司马迁在写《伯夷列传》中,也曾提出一个疑点:“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又说“余甚惑焉,傥[tǎng]所谓天道,是邪,非邪”。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对这类的困惑不作答案,只提一个问题,让读他文章的人自己去思索。
6、讲到宗教哲学,往往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宗教是讲是非善恶的;但是有人一辈子是好人做好事,却遭遇的打击最多,痛苦也最大,连写《史记》的司马迁也曾有如此的怀疑。司马迁为了替李陵说公道话,反而受了重刑,痛苦一生。他在《伯夷叔齐列传》上说,所谓天道是真的吗?假的吗?我就不清楚了。社会上有许多好人一辈子痛苦,而那些坏蛋的生活却舒服得很,样样好,人越坏生活越好。
7、佛家的答覆很简单,某人现世是坏人,但他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境遇,是因为他前生善业所得的善报还没有完;他现生所做的坏事,等到恶贯满盈时自会结算。在我个人的人生经验,佛法说的是对的。
8、或有人说,这只能听听而已,前生及来生也都看不见嘛!关于这个疑问,只要从现实这一生去研究就会明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因为自己严格反省下来,就会发现遭到最大的打击就是最大的福报,如果没有招到最大的打击的话,大概命也不保了。当然人活着并不一定就是好啊!活得太长久也很难过,虽然一般人认为长寿也是福气。
9、由这许多道理看来,才会懂得老子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意义。它没有道理,没有主宰,没有标准,可是又有一个大原则,一个标准;这个道理,在任何宗教哲学上都是最深刻的一个道理。简单一句话说明,就是因果律,自己造的因,自己自然得这个果,谁都逃脱不了。——《老子他说》
10、我看到许多人一生的经历,报应非常快,好像比电脑计算还要快。其实许多人就是现世报,但是受报的人自己并不明白。所以中国社会,普遍流行的有四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这是大家都爱说的。——《孟子与尽心篇》
11、【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2、孔子虽然对时代那么感叹,但是他认为还是要走正道才对。一个君子不要?韵质档屯罚詈蟮氖だ詈蟮某晒故枪橛谡赖摹K倮怠八艹霾挥苫В俊贝竺爬锏拿盼АK的囊桓鲆鐾獾娜耍芄徊痪呕С鋈ツ兀砍隽嗣挪抛呱险罚艘欢ㄒ呱险返模咝懊牛凶蟮溃展榍鄱延薪峁?
13、也就是说人一定要有作人的标准。尽管许多人,不走正道而得意一时,最后还是有问题。不过许多人还是只顾目前,不顾自己的后果。虽然我们看到不少人作恶多端,却仍然安享天年,但是这笔帐终归有来世结算的。——《论语别裁》
14、佛学讲的因果报应,比如说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了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
15、所以说“没孽不挨打,没罪不挨骂,逆事来了,是给你送德来的,不但要忍受,还要感激他”——《静思语录》
16、若是受不了,心里还存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或者下一世,再下一世,一直轮回直到你悔悟为止。
17、古代有一个道德修养很好的人,叫林退斋,这个人福报很好,儿孙很多。他在临终时,子孙都跪在他面前说:“您要离开我们了,最后留点什么让我们终生奉行吧。”
18、他说:“你们要学会吃亏。”这正是他对儿孙的最大关怀,让他们懂得吃亏是福。
19、社会上常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本来是“无度不丈夫。”被人错读成“无毒不丈夫,”让人误认为要“狠毒”才是丈夫。“度”就是度量、气度。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丈夫。“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培养人们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20、与其说事物或者他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21、现在的命是你过去召来的,但你将来的命和你现在的命是你现在的所做所为可以化解的。所以为了给你的以后注个好命,你现在就得多积德行善,认真生活。布施不盗以后就富,悭[qiān]贪偷盗以后就穷。乐于助人以后你就有贵人,见义不为以后就没有人帮你,富与贵,贫与穷都是你自己召的。自求多福吧!推荐你一篇能转运的文章,网上搜索《了凡四训白话文》
22、人是万物之灵,你的心最灵啊!人有这麽大的灵性你不知道,盲目地发牢**,那你的命能好吗?不可能好!有的人说:“我命不好啊,我这辈子倒血霉了。”好,越说越灵,让你倒个够。实际上人人都有一个具足的佛性,它只听我们自己的,这个很灵。如果说:“哎呀,这事肯定不行。”越说就越不行。你可别说好心不得好报,千万别说身边没好人。有的女人说:“是男人都没好东西。”那能有好东西安排到你身边吗?因为你要求的就是“男人没有好东西”,这是你的愿望,是你下的定论。不往好里输,还误以为担心是好心。记住,担心就等于咒骂,诅咒。我们下任何结论都要谨慎,所以中庸的中字是口字上贴个封条,告诉你别乱说,先把嘴封上。咱们应该输良性的程序:“我身边都是好人”,“我吃亏就是福”,“这人对我不好就是要转运了”,“我越病越感冒越排毒”,谁听说越感冒越短寿啊?这可不一定,有病就去吃药。所以我们要输好程序,我常常给自己输良性的程序:“丢钱了要来财运了”,“着凉了越冻越健康”,一般人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祸”,我不是这个程序,我是“右眼跳贵人”,都是跳好东西。
23、因果报应乃宇宙自然法则,这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然而,它却是相对的,不在一定时间事物上永恒不变,而是随宇宙万物的变化而变化。宇宙中没有绝对的因果规律,最终决定命运的还是每个人自身的价值存在观念,简易而言,只有自己能决定自己的一切,主宰自己的命运。
24、-------------------------------------------------------------------------------------------------------------------------
25、(有些人学问很好,尤其是学佛的人,研究过经律论,也了解佛经,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增上慢。一切众生,不仅仅是人,所有一切生命的贪、嗔、痴、慢、疑都是与生俱来的。贪、嗔、痴,大家都听得很多了。慢,慢是什么呢?慢就是我,我们常听见别人讲口头禅,或听到街上发脾气的人骂一句“格老子”,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即使是一个绝对自卑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了不起。有自卑的人都是非常傲慢,为什么傲慢?因为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自卑与自傲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样一个东西。一个人既无自卑感,也不会傲慢,那是非常平实自在。
26、中国文化里庄子有一个比喻傲慢的典故:“螳臂当车”,他说螳螂发起脾气来,举起两只细长的手臂,想把车子挡住,不让车子过,结果可想而知,不但被压扁,连浆都压出来了。庄子这句话是比喻人“不自量力”,超过自己能力、智慧范围的事非做不可,螳螂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想用两只手臂去挡车子?就是因为“我慢”。一般人常说:“格老子,我不在乎!”你不在乎就变成肉酱啦!
27、众生的我慢与生俱来,一个人如果能去掉慢心,那就快要修到“无我”了!从心理学的观点可以看出,我慢特别高的人,所做的事情都古里古怪,由于傲慢的**心理,在某一方面就显现出来了。一个怕羞的小孩,看到人就躲,是不是窝囊?根本不是,他表面上怕羞,内心却非常傲慢。
28、还有疑,多疑,对任何事、任何人,尤其对修持信不过。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劣根性,不容易去掉。慢与疑包含在贪嗔痴中,痴是没有智慧。在修持上慢与疑比较容易看到,比较容易了解,因此通常只提贪嗔痴,比较少提及慢、疑。
29、我们对我慢已有了了解,再看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因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最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济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
30、中国历史上的奸臣,都是人才,都是学识一流的人才,像众人皆知的秦桧,学问之好,头脑之聪明,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一手遮天,蒙骗上面的人,其本事之大,可想而知。一个部下,能把高明的老板瞒住,看不到下面的事情,那绝非普通人所能做到。这些人往往都是“多闻之士”,学佛佛时容易犯这个毛病。
31、我经常公开告诫大家,菩萨道很不容易做到,以我自己为例,如果今天有人要我一只膀子,那我舍不得,我还要用它,我还要写字呢!我做不到。头、目、脑髓一切都拿来布施,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敢轻易说自己在学佛。但是我看到许多人一学佛以后,不管在家出家。经常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毛病,我也常提醒他们注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是教主,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可惜不是你也不是我呀!甚至还有一种谬论,常听有些人说:“不识字、不研究佛经不要紧,六祖还不是照样开悟,六祖并没有靠读书开悟。”我说:“那是六祖,你不是六祖半,更不是七祖,对吧?”六祖是没有读书,但是他碰到了五祖,有位好老师。像释迦牟尼佛也不靠祖师开悟,他可没说不读书。释迦牟尼佛在十八岁以前就成就世间一切学问,为什么你不肯读书?不肯跟佛陀学呢?
32、学佛讲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讲四无量心,早课晚课,不知念了多少遍。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也包括邪魔外道吧!无量,你学了几个量?通通犯了增上慢戒。增上慢是个戒,增上慢的反面就是谦虚,绝对的谦虚,就是老子所讲的“虚怀若谷”。所以,大家要学习不犯增上慢,这里讲的只是戒,更重要的是:要戒除增上慢的心,才会增长多闻。
33、我经常碰到学术界学识很好的人,一来,一谈问题,劈头就是一句:“我问你一个问题”,我就眼睛看看他。他再说什么,我说我不懂。他说我问你,我说我不懂。用这种态度、这种口气请教别人问题,多大的增上慢!连个请问、请教的“请”字都不肯用。
34、“覆蔽心故”,增上慢把自己的本心盖住了,以为自己了不起,自认自己观念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许现在我年纪大了,比较少见;年轻时在**上看到增上慢的人可多啦!他们的声望、名气都吓死人的,那种增上慢之重,那真是不得了。话说回来,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相当增上慢。
35、过去,看到老一辈的大居士,学识、名气都是第一流,到了生病、临死的时候,手忙脚乱,痛苦万分,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候所有的学问、佛法都不得力。最后一大堆人围着他,大居士告诫后生晚辈:“你们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念佛吧!”我不提名字,一提名字就犯了增上慢戒,大概你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究其原因,没有真正的修持,因为学问好,文章比人家写得好,所以就犯了增上慢戒。
36、这种增上慢没有方法**,除非你比他还要慢,那么如何做到呢?你要多闻,学问要比他好,有正见,有真修持,否则没有办法。
37、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学问越好,所知障越多,修道证道越难,他生来世的果报,永远是一个思想家、一个学者,不能证果。不但大乘菩萨果位证不到,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
38、你们常挂在嘴边的“外道、外道”,外道并不是你们所想像的其他宗教,或是邪魔歪道,外到那里去啊?凡是心外求法都是外道,有学问,有思想,能言善辨,讲理头头是道,叫他拿身心来证明,一无所能,因思想、念头静不下来,不能专一,不能定。所以学问越好,越容易产生增上慢,自己把自己的本心本性盖住了,自是非他,自己认为自己的观念才是对的,别人不对。
39、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大戒第一条就是“自赞毁他”,大乘菩萨道首先要学习的是真正的谦虚。
40、我常跟同学说,我看到学者就怕,看到文人就怕,看到艺术家就怕,看到能干的人就怕,很多人我看了就怕,怕什么?自古以来,文人、学者、艺术家都犯了同一毛病:“文人相轻”,看不起别人,文章是自己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不过妻子是别人的好,是不是这样?
41、三江就是江苏、浙江、江西。讲了半天还是我第一。文人个个如此,人人一样。算命的、看相的、玩艺术的,都彼此“千古相轻”,相互嫉妒,甚至于打架。看别人生意好就眼红,某某人八字算得好也不服气。
42、搞宗教的,**教、佛教、**都是“千古相嫉”。你的庙子旺,我的庙子不旺,恨死你,恨不得夜里一把火烧了你的庙子,或念个咒子把你的庙子毁掉。
43、“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古人说的,我则加了两句:“**千古相仇,宗教千古相嫉”,我三样都碰到过,真是可怜哪!有时我闭眼睛一想,都觉得还很稀奇,在“千古相轻”、“千古相嫉”,“千古相仇”几重的压力之下,竟然还能活着,而且活到几十岁,也差不多啦!
44、谈这些事实和道理,就在说明人根本上所犯的错误,就是慢心太重,自赞毁他,认为自己都是对的。我经常讲,天地间的人,绝没有自己承认自己犯错的,都是别人不对。我坐计程车有个习惯,一上车就先说:“对不起!请你帮我开到某某地方。”司机回头看看我,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觉得你这个老头真奇怪,怎么说对不起?对我说: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人。我说是啊!请你啊!麻烦你,劳驾你。最后我下车又对司机说:“谢谢你啊!”
45、任何人只要一犯错,他心里也明白,脸色立刻变红,过了一会儿,自己再一想,马上又找了很多理由支持自己,认为自己的对,错的还是你。你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这样?当然包括我在内。)
关于为什么没事别去寺庙和去完寺庙不能马上回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